《日本经济新闻》5月18日报道文章称,如果把中美贸易摩擦称之为像孩子之间吵架,或许有些夸张。但美国和中国,全球第1位和第2位的经济大国间的贸易摩擦呈现出犹如报复大战的局面。美国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采取征收高关税的制裁措施,随后中国也宣布对美国产品征收同等规模的关税。于是,美国讨论1千亿美元的追加制裁,中国也不甘示弱地打算展开对抗。
与工业机器人、大豆、飞机等一起,制裁名单中还包含汽车。不过,汽车此次似乎只是“配角”。曾经的第1、2大经济体美国和日本在1980-90年代也发生过贸易摩擦,当时最主要的焦点是汽车,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
观察中美之间汽车的进出口数据,其原因一目了然。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28万辆汽车,中国仅对美国出口5.5万辆。从占各自国内销量的比例来看,进口美国车在中国为1%,进口中国车在美国仅为0.3%。
日美摩擦的时候则截然不同。日本车对美出口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度超过全年300万辆,占到美国市场的2成。同时,美国车在日本并不畅销,汽车贸易不均衡出现扩大。在感到焦虑的美国于1995年启动对日制裁之前,各日本车企宣布了进一步扩大在美国本地化生产的计划,双方的谈判在最后关头达成妥协。
在中美之间,双方的汽车市场实际上处于和贸易问题毫无关系的“非耦合”(Decoupling)状态。美国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在中国拥有合资工厂,2018年在中国本地生产了280余万辆,是从本国直接出口量的10倍。
但更加明显的关键差异是美国已经并非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世纪性的逆转大戏发生在2009年,当时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17年,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达到2887万辆,美国市场为1723万辆。差距扩大至近1200万辆。
中国车几乎没有进入美国市场。像过去的日本那样,立场弱的一方应该是作为卖方的美国。但美国却在抨击中国强制外企转让纯电动汽车(EV)技术等,坚持强硬姿态,或许是因为美国相信自身在技术上仍占据优势。
事实是否的确如此呢?问题在于“数量”的逆转可能迟早推动“质量”的逆转。
“类似发动机那样需要经验的零部件,中国也一直通过模仿在追赶。距离不需要外资的力量只差一两步”,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汽车行业分析师松岛宪之如此看待中国汽车的实力。
中国在零部件比汽油车少4成的纯电动汽车领域差距更小。曾在三菱担任小型纯电动汽车“i-MiEV”开发负责人的日本电动化研究所董事长和田宪一郎认为,“如果给日本车和美国车打95分,那么中国车可以拿85分”。在核心的车载电池领域,以比亚迪(BYD)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为中心,中国企业掌握全球6成份额。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的全球累计销量截至2016年底为200万辆。其中中国的销量最多,达到65万辆,美国紧随其后,为56万辆。不过,美国大型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关注的并非销量,而是纯电动汽车实际行驶的距离。
艾睿铂收集的数据显示,2017年7~9月这些车辆在中国的行驶里程达到2760万公里,是美国1210万公里的2.3倍。行驶距离越长,能收集到的数据越多,这些数据可用于开发。艾睿铂汽车部门的总监Alexandre Marian指出,“中国在电动化这个最为重要的领域已经领先全球”。
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纯电动汽车的普及。中国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称为“新能源车”,要求各车企自2019年起必须制造和销售一定比例新能源车。首年度为产量整体的10%,到2025年将提高至20%。
中国苦于“PM2.5”大气污染,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此外,中国2016年批准了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性框架《巴黎协定》。解决这种“三元联立方程式”的答案正是普及纯电动汽车。倡导成为“制造强国”的中国领导层似乎把纯电动汽车放在核心位置上。
形成对照的是美国。特朗普政权退出《巴黎协定》,将为开发页岩油放宽环保和燃效规定。结果,“皮卡”等极为耗油的大型车销售复苏,2017年占新车销量的比率达到63%,创出了历史新高。
美国之所以能在整个20世纪一直掌握汽车产业的霸权,得益于其先进的政策。被视为全球最严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马斯基法》(1970年出台)以及石油危机后于1978年出台的《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CAFE)都成为了技术革新的催化剂。而中国的新能源车规定也是效仿28年前加利福尼亚州推出的《零排放汽车法案》(ZEV)。通过生产分工来提升美国汽车竞争力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也是如此。
不过,在高呼“美国第一”的特朗普政权下,如今自以为是的政策比比皆是,看上去美国似乎是要主动放弃积累起来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市场规模,全球车企的视线将更加被在技术上也要引领全球的中国所吸引。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称汽车为“产业中的产业”。认为融合了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的汽车将进一步扩大相关产业的范围,预计今后也将继续成为技术革新的摇篮。因此,中美之间的下一个逆转或许将不再仅限于某个产业的竞争力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