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凯美瑞一贯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一副“标准”的中级轿车姿态,端庄大气的外观以及优秀的行驶品质感都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而对于实用性来说那更是无需担心,妥妥的高分。伴随着全新的换代,2018款凯美瑞向“年轻”以及“运动”两个关键词又迈进了一步,虽然气质上有所改变,但是原本的优势却于情于理也不能丢失,所以此次《日常实用性测试报告》我们就带来了这台全新丰田凯美瑞,看看“年轻化”的它是否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
测试车辆:2018款丰田凯美瑞2.5Q旗舰型
指导价格:25.98万元
视野盲区测试环节
在视野盲区测试环节中,我们将集中针对车辆前方视野、内后视镜视野、左右后视镜盲区和倒车雷达进行针对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车内所有座椅均调至到最低,所测量出的数据会与驾驶者正常使用时稍有偏差,数据仅供参考。
在测试前方视野阶段,我们采用高70cm的桩桶作为参照物,随后调整车距,直至在主驾席可以看到桩桶上沿。
经过测试,桩桶与车头最终测得的数据为230cm,这样的测试结果对比往期测试的中级车来说属于较高水准,更小的视觉盲区无疑会对安全性有着极大帮助。
车内后视镜测试依旧将桩桶固定摆放,随后移动车辆直至可以观察到桩桶上沿为止,所测得的距离为1910cm。
测试数据上,凯美瑞的表现基本与同级别中型车保持了同一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位刹车灯的凸起确实遮挡了一小部分下方视野,所以对于测试数据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实际观察并不是非常遮挡视线,整体表现比较不错。
外后视镜视野范围测量时,首先让测试人员分别站在左右后视镜垂直10M处,随即开始向左右两侧移动,直至出现在两侧后视镜最外侧边缘为止,测出其横向距离。随后通过公式计算,便可以得出后视镜视野范围的夹角角度。角度越大则后视镜视野盲区范围越小,反之则后视镜视野盲区越大。
凯美瑞后视镜并未配备双曲镜结构,在硬件配置上比较吃亏,但在实际测试中,由于镜片面积较大,所以视野并不会感觉很狭小。从数据来看,左侧23和右侧18的成绩表现十分不错,达到了该级别车型的主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