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测速是一种常用的交通监控方式,对于驾驶员来说,了解区间测速的超速计算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区间测速怎么算超速。
区间测速的基本原理是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通过计算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超速的计算方法是超速 = (车辆实际行驶速度 - 该路段限速标准)/ 该路段限速标准 * 100%
例如,某高速公路上某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 120 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 120 公里。如果车辆用 1 小时或多于 1 小时的时间跑完,那么其平均时速就低于 120 公里,意味着你没有超速;如果在 1 小时之内跑完,那么就认定你超速了。
需要注意的是,区间测速的计算并不是简单地将两个测速点的速度取平均值。实际上,区间测速采用的是“相对速度法”,即在两个测速点之间计算车辆的相对速度。相对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相对速度 = (终点速度 - 起点速度)/ 时间间隔
因此,如果一辆车在区间测速路段内的起点速度为 100 公里/小时,终点速度为 120 公里/小时,时间为 1 小时,那么其相对速度为 (120 - 100) / 1 = 20 公里小时。如果该路段的限速标准为100公里/小时,那么这辆车就超速了。
总结起来,区间测速的超速计算方法并不是简单的速度平均值计算,而是采用相对速度法。驾驶员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一计算方法,以便在行驶过程中避免超速违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