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吉利”宋军在纸上郑重写下这7个字,这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说过的一句话。此时,吉利的博越车队刚刚穿过西安的安定门,行驶在通往伦敦的路上。
这条路将途经白俄罗斯、俄罗斯,去年11月,首台海外生产的博越在白俄罗斯鲍里索夫工厂下线,并于今年2月在莫斯科正式上市。就在不久前,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领克02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全球首秀,宣布将于2019年在根特工厂进行投产,2020年上半年进入欧洲市场销售。
“希望博越成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一张’中国创造新名片’。吉利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走向全球,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言语中,宋军对博越充满了期待。
吉利2016年底发布的20200战略正在一步步的实现,彼时,吉利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的目标看起来仿佛那么遥远,甚至有些疯狂。而现在,却几乎没人怀疑这个目标会达成:去年,吉利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63%,达到了124万辆。加之吉利接连收购沃尔沃集团股权、宝腾和莲花股权以及入股戴姆勒、与爱信成立合资公司等系列动作,让人看到它突飞猛进的势头。
不久前的博鳌论坛释放了关于汽车行业的两大重磅消息:一是我国将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另一个就是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消息一出,不少人士担心此举会对正在成长中的自主品牌造成冲击。身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企业,吉利应对的办法是把自己变得更强。今年,吉利的目标定在了158万辆,比去年上涨27%,身为吉利控股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宋军担子可不小。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所以吉利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从2010年以来的8年间,除了2015年进出口基本持平外,中国汽车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进出口肯定会变得更加活跃,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进口增长13%,出口增长14%,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重回百万辆。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出口量的高峰出现在2012年,当年出口101.59万辆,随后经历了连续4年的下滑,2017年出口量开始回升,出口89.1万辆,同比增长25.8%。
相比波动的出口量,有一个稳定的数值却更让人揪心,那就是整车出口均价一直维持在低位,2011-2016年,我国整车出口均价基本在8000多美元,而同期进口均价在4万美元出口。换而言之,我们的出口车辆含金量低。而且近年来我们出口的地区,亚洲、南美洲两个区域占比接近了六七成。北美和欧洲占比很少。
上市25月创下50万辆销量成绩的博越将成为吉利3.0版产品在海外开疆拓土的排头兵,宋军很自信的表示:“吉利希望它未来可能会被全球500万消费者喜欢,从中国网红车型变成全球明星车。”继俄罗斯之后,今年下半年,博越将作为吉利与宝腾合作的首款车型上市,主要拓展东南亚市场。中国车型向全球市场体系化输出品牌、技术和产品当属首次。
博越在国内的售价是9.88-15.98万元,其中高配车型占了其销量的相当大比例。可以说,它将是国外市场上卖得相对较贵的中国车,不仅仅是从价格上,更是从技术和品质上拉高中国车的价值和形象。
四辆博越现在正沿着“一带一路”的陆上走廊向欧洲进发,“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创造了很好的政策和贸易环境。有数据显示,去年截至11月底,我国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车57.34万辆,同比增长22.35%,占出口汽车总量的59.99%。在政策的推动和车企的努力下,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让世界另眼看待中国品牌的心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